找到相关内容2644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法事仪轨(一)

    唤沙弥尼来入众,维那呼:诸沙弥尼一齐入堂,向上排班,展具顶礼大众僧三拜,问讯,长跪 合掌。 八:和尚尼为说六法名相,某甲谛听,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六法不得犯。 1:不得淫欲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151482822.html
  • 六世班禅和三世章嘉影堂考实

      六世班禅为西藏宗教领袖,转世活佛,法名罗桑贝丹益西,乾隆三年(1738年)十一月十二日,生于后藏南木林宗扎西则地方,乾隆五年(1740年)被认定为五世班禅的转世灵童,乾隆六年(1741年)...

    王子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154082832.html
  • 巨赞法师书信摘录

    纸堆中讨个分晓。古人出其手眼与前贤分疏直与今人解缚,岂得已哉!   冬寒保重,珍重不宣。   病僧肇安复   注:(1)肇安法师时寓重庆佛学社。   (2)定慧法师,即巨赞法师出家时之法名。 ...,愚痴相,此诸法相,是诸法实相,无所挂碍,以是方便教诸弟子入一相智……是弟子利根得法忍。问胜意言:‘是淫欲法名为何相?’答言:‘淫欲是烦恼相。’问言:‘是淫欲烦恼在内耶在外耶?’答言:‘是淫欲烦恼不...

    巨赞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522284136.html
  • 使我记忆尤新的声音——关于十方丛林子孙化及僧制问题的讨论

    甚至将发心供养他方寺院的徒众赶出山门。客堂外常年悬挂止单牌。不留住外来僧众。若有十方僧众要求入住,甚至要求其更改法名,要改拜本寺住持为师,方许入住。   即使在允许十方僧众入住的半子孙丛林,纲领执事...

    衍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370584193.html
  • 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

    “理一分殊”的命题,其实不过是对佛教华严宗的“然事法名界,界则分义,无尽差别之分齐故;理法名界,界即性义,无尽事理同一性故”(澄观《华严法界玄境》卷上)...

    郭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9500784780.html
  • 人生十问--星云大师讲述

    不过换了一个躯壳而已。 汐止肉身不坏的慈航菩萨,他曾有一个徒弟法名律航,是将军退役下来的。因念佛念得太恳切,也希望师父能每天与他念阿弥陀佛,以往生极乐世界。慈航法师被他说得没有办法,只好说:&...

    星云法师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104484884.html
  • 谈心说识(八):遍计所执与诸法性空

    中云:   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   谓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   乃至唯令随起言说。(《大正藏》卷十六,六九三上)   上段经文藏语的意译如下:“所谓诸法的遍计所执相...

    释依昱

    |唯识|谈心说识|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19591985498.html
  • 立社念佛万古师(续)

    ,作《安士全书》,其中《西归直指》引诸经论,说净土往生之理,及记缁素往生事迹,有决疑起信之功;   章攀桂居士,编《莲宗集要》6卷;   彭绍升居士,法名际清,撰著有《一乘决疑论》、《华严念佛三昧...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5585786278.html
  • 索达吉堪布:《解义慧剑释》讲记 第六课

    尽所智果”。了知一切万法名言真相的尽所有智最终在我们获得佛果的时候也依靠净见量而现前。这一点很重要。我希望在座的各位道友应该尽量去分析。   有个别的道友在讲一些公案或者因果方面的简单...

    索达吉堪布

    解义慧剑|般若|窍诀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483486464.html
  • 安康地区高僧大德

    七月初二日通鉴   偈语为藏头诗。其中包含了弘一达慈和法众达鉴二人的法名。从塔铭记载得知,二人偈后圆寂,弟子通鉴等,分别将二人肉身塔于宝莲洞前东西山头(塔垒石而成),今东侧五瓣石之莲花盆旁,有...普陀,竭诚礼觐,恳求摄受,皈依座下。师犹坚持不许,指徐母子往宁波观宗寺皈依谛公。民八年,周孟由兄弟,奉庶祖母登山,再四恳求,必请收为弟子。师观察时机,理难再却,故为各赐法名。此为师许人皈依之始,而...

    李厚之 张会鉴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483988734.html